经历了去年伦敦奥运会止步半决赛之后,吴鹏在自己的最后一届世锦赛上以一枚铜牌完美收官,对这位“六朝元老”来说是很完美的了。
最早看到吴鹏脱颖而出是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当年日本的泳军,尤其是男子项目,在亚洲称霸很多年了。其实日本男选手的综合实力在世界上一向不弱,4乘100米混合泳经常登上领奖台。那时候在亚洲更是全面领先。我国选手只有蒋程亟,曾启亮等寥寥数人能够领先日本人。
年轻的吴鹏主项是200蝶,因为是亚运会,报名和竞争空间很大,他也报了200仰和400混。结果在非主项上也发挥超常,一举囊括三枚金牌。而我国的仰泳和混合泳一直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吴鹏的200仰就像叶诗文2011年在上海的200混一样,最后50米一路直赶,超越所有对手。而仰泳是很难观察对手的位置的,只靠自己的技术和体力的分配。也许中间几道高手在前面争夺过猛,因为他们能感到临道的对手,而后继乏力。反而7道的吴鹏按着自己的节奏完美发挥。
那年我在保定参加化学竞赛,传说中的河北大学。食堂是有电视的,吃晚饭就躺在两个椅子上继续看比赛,直到食堂关门。躺着不是因为舒服——其实很咯的慌,很难受——而是因为要躲避化学老师赵广柱的巡视,他在外面如果看到我们吃晚饭不回去看书的话会过来好言相劝的。所以看着吴鹏披荆斩棘,无比激动,也不敢大意而跃起高呼。
早年间的游泳比赛很多是黄健翔和沙桐解说的,都不错,尤其黄的解说,真是一种享受,有文化干什么都行。后来这么多年都是韩大嘴从那儿瞎说,真不知道马国力、岑传理们是怎么想的。不断的跑火车只是表面现象,缺乏专业知识和没有职业道德才是根本。而就算只是口误连篇,那也应该早就拿下扔到幕后了呀。听着罗雪娟,周雅菲,还有拳击专家们不断的为他的瞎说打圆场,我都替他们累。这个人作为生活中讲义气的朋友就可以了,服务大众可以选择专门自嘲类的节目,而没必要继续祸害专业的体育传播。
再说回到吴鹏,后来还是专攻主项200蝶,他应该也认为釜山的成就有运气成分。不巧的是,同时代有一个主项之一也是200蝶的天才,菲尔普斯。吴鹏参加的6届世锦赛上,拿到1银3铜,前几次都是输给菲尔普斯。这也是不太容易凭自己的努力能够跨越的。不过2011年吴鹏两次在美国战胜菲尔普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历史上能在同一个泳池中快过菲尔普斯的也没有几个。伦敦奥运会菲尔普斯在这个项目上到边失误(几乎是4年前和8年前100蝶的翻版,冥冥之中),但可以看到他还是有优势的。游泳里的1500类似于田径的万米,是常规距离的耐力竞技,50自相当于百米,是绝对速度的比拼,那么200蝶就是400,是力量、速度、耐力相结合的最难的项目。吴鹏多年来坚持在这项最有挑战的项目上,随着年龄的增大,越发的不易。当然相较菲尔普斯兼练混合泳和200自而依然能统治200蝶这样的天才差距还是很大的。做自己就可以了。
我记得吴鹏在年龄大了以后就不常年随国家队训练了,而是自己闯荡美国,好像是在密歇根的一家俱乐部训练,貌似是李娜的路子。也是在这期间,他有机会参加美国国内的大奖赛,并两次击败菲尔普斯。参考郎平和姚明刚到美国时的艰辛,能想象一个中国游泳选手的挑战。
吴鹏的口碑很好,不管是师兄弟还是师姐妹都是尊敬称赞。在教练口中也是运动员的榜样。另外吴鹏在我眼中是我看比赛以来中国游泳队的第一帅哥。作为世锦赛的六朝元老,他其实才26岁。比梅里特还要小两岁呢。另外,吴鹏在2006年巅峰的时候赢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的200蝶冠军。虽然短池受关注程度低一些,但是按头衔来讲,我们要称他为“世界冠军吴鹏”。
Monday, August 12, 2013
Thursday, August 1, 2013
懒人听书
自从二月份搞了个二手的iphone4以来,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可以说就是听书了,当然还包括把许巍的七张专辑听了二三十遍。smart phone对于很多需求来说确实很方便,比如听书。以前也听,但往往需要下载、转存、携带,有时就懒了。而对于我这种懒人,像《懒人听书》这个app就很对口。当然也有很多类似的听书app,都差不多,可以用,而且普遍图标粗糙,界面简陋,运行不稳定。不过有这么多免费的资源已经很知足了,就不要求太多了。
粗略想了想,在夏威夷这半年还真听了不少东西。有些是临睡前,有些是来往办公室的路上,还有一部分是在飞机上。打算开始记录一点听书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不用笔了,敲敲键盘还是有意义的,不管是知识性的讲座,还是娱乐性的评书。先大简单列一下已经听过的吧:
《话说天下》,北京文艺广播每晚的历史小故事节目,听了2012年初到4月的录音,20分钟一段的小故事,基本都是不熟悉而又并不偏远的历史事件,轻松有趣,有空可以继续。
《雍正剑侠图》第一部,王玥波播讲,135回,听了77回,听到说也就讲了十分之一,顿时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有童林为主线,可旁支过于繁杂,一个倒笔书就好几回。故事和播讲都不如《大隋唐》。
《白马啸西风》,朗读版,简短的故事,奇怪的人物,之前读过(所有15部都读过)的印象也只是最后的:说江南的一切都是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欢。这次听完还记得了:可兰经讲了一切的道理,但没有讲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鸳鸯刀》,更短小,没听到结尾就睡着了。好像主人公是太监反贼,像林远图一样结婚养子,掩人耳目。还有一对类似段誉的兄妹恋。
《侠客行》,之前记得说石中玉坏的透彻,这次听完发现叮叮当当也心眼死的可以,不知为啥就非要跟坏蛋要好,她爷爷也只是怪癖,并不是善恶不分之辈呀。另外侠客岛上的事情还是感觉没啥逻辑。果然七上八下之说还是有道理的。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百家讲坛》系列,果然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总是透着知识和智慧。从“床前明月光”的“床”讲起,直到清末民国的家具发展变化,真是内容丰富,大开眼界。深感自己的见识浅薄,要多注重知识和修养的积累。
《射雕英雄传》,虽然83版电视剧耳熟能详,可书竟然只是高一暑假时读了一遍。再次听来颇感亲切。郭靖迂腐也就算了,蓉儿竟然也跟着放了老毒物千百次,真难为她了,而且傻小子还屡次伤了蓉儿的心。女孩儿的情怀太可畏了。
《连城诀》,属于所谓“七上”里面唯一不算经典长篇的。坏人们的心计可真是没有底线啊。到头来的大秘密竟然只是金银珠宝,可发一笑。还是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更令人尊敬和动容。
《易中天品三国》,以前读过几页书,可从来没听过这个《百家讲坛》里最有名的系列。一听之下大失所望,普通话糟糕无所谓,语速也太慢了吧。跟书上写的当然一模一样,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对于曹操,周瑜,诸葛的历史评论也只是很常识性的。只听了几集就忍受不了了。不过这也是《百家讲坛》应有的水准。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先生讲的收藏系列更加深入浅出,节奏紧凑,精彩许多。陶瓷的讲究很多,可没想到这么多。五大窑能引申出各种社会历史的演变。收藏的精髓在于通过认识古人的用品了解以前的生活,这其间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的错综复杂就更加直观和引人入胜了。
《我读经典》,又是《百家讲坛》系列,邀请曾经上过节目的嘉宾讲诸子百家。易中天的开篇仍然慢慢吞吞,内容寥寥。其他大部分人讲的主要是自我的经历,经典对他们的影响,讲的非常牵强,没有起到基本的阐明诸子学说的功效。只有孔庆东讲的《论语》还实在些,虽然孔和尚中华情节深厚,言行偏激,但总是有学问的。
《侠义英雄传》,王玥波播讲,讲述清末的诸位大侠的故事,包括大刀王五,霍元甲,很期待谭嗣同的出场,可惜90回讲完戛然而止,并不完整。
《财经郎眼》2012,2013,郎咸平的观点有一些还是不太全面的,不过对于我来说还远没到判别的阶段,至少当常识多了解一些国际贸易还是很好的,顺便还能听听对国内的各种吐槽。
《宋金刚押宝》,《康熙私访月明楼》,《三盗九龙杯》,王玥波播讲,这是一个系列,从宋金刚耍钱讲到圣婴的弟子和朋友们和康熙打交道。故事完整,讲述精彩,不过离正史太远,权当消遣。
《陆小凤传奇》,222集,听了11集,虽然是朗读版,播讲人加入了很多抑扬顿挫,听着有些奇怪。不过陆小凤,花满楼,西门吹雪的故事听起来很吸引人,有空可以拿来读读。不过看来篇幅很大。古龙的作品也只是这半年内读了一本《多情剑客无情剑》,对人性的描绘更犀利,更不留情,不像金庸还总给坏蛋一些缘由。说来惭愧,熟读金庸,可对齐名的古龙却几乎一无所知。文笔流畅,刻画尖锐,可以一读。
《倚天屠龙记》,一部令人放松的作品。赵敏高端大气上档次,令人折服。
《广泰传奇》,还是王玥波说的,自从听了《大隋唐》之后,对别人说的书都很难听下去了。听月波说,如果说的不好,那说明书不熟,或者是之前的作品,人还不熟,有情可原,所谓爱屋及乌吧。这段一般叫《张广泰回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讲的一般,有些逻辑不通的地方,也有感情不到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结尾处说跟将来的《三盗九龙杯》有关,可他说的《三盗》可并不见广泰和韩红玉呀。
《书剑恩仇录》,看来是一段王玥波,一段金庸啊,都是放松娱乐的。结尾睡着了没听到,书也只读过一遍不熟。只文泰来一个豪气英雄,大半部书却一直是俘虏。陈家洛人不差,有着张无忌一样的优柔和周芷若一般的无奈,该有多纠结。
《波斯寻宝》,王玥波、郭德纲和说。王先说一个小时,郭续讲一小时。两人关系不错,早年一起说书,而且最早郭德纲来北京也是王玥波给捧的哏。王是老实的做艺人,心宽体胖,与世无争,跟郭德纲,李菁等人都能共处。当然说书的时候总忘不了取笑这几位一下。难得的好好说书的说书人。郭德纲这一段书说的还不错,比以前我听的其他的好多了。
《晓说》,第一季听完,第二季正在跟进中。高晓松是个幸运的人,学二代,虽然自己没成为学者,但自小熏陶,与梁思成、林徽因、粟裕等家有渊源,虽比不上燕南园,也足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了。他自己说是爱读书,勤奋的人,只此一说便值吾辈学习。从中国古代的青楼、镖局、科举,说到军事武器,聊到美国当下于历史,侃到欧洲各国的奇闻异事,在讲述中对各种述说与数据信手拈来,而且有着自己的客观全面豁达的见解,多么幸福的一个人!
《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节目,目前只听了两期。徐光裕少将讲的《和平时期的军备控制》,里面说到我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明确一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指导着具体事情的态度。比如钓鱼岛的原则就是跟随升级和不开第一枪,这在国际舆论上会处于优势,虽然这不容易做到。另外对朝核问题的解读也很有见地,说美国故意放朝鲜核试验,以借此重返亚太,部署防御圈。而朝鲜精英高层也明确搞核武只是与美国建交的筹码,目标是融入世界、改革开放,那时自然放弃核武,目前只是要引起美国重视。各种政治博弈。《美国新政与中国制造》胡祖六先生讲我国制造业的困境与机遇。他指出服务也是制造业很重要的一部分,还说我国的制造业转型还是有时间的。作为高盛的合伙人,他对资本,创新,知识产权,劳动成本,内需,科技前沿,市场,人才,利润,各种洞悉透彻,令人大呼过瘾。
粗略想了想,在夏威夷这半年还真听了不少东西。有些是临睡前,有些是来往办公室的路上,还有一部分是在飞机上。打算开始记录一点听书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不用笔了,敲敲键盘还是有意义的,不管是知识性的讲座,还是娱乐性的评书。先大简单列一下已经听过的吧:
《话说天下》,北京文艺广播每晚的历史小故事节目,听了2012年初到4月的录音,20分钟一段的小故事,基本都是不熟悉而又并不偏远的历史事件,轻松有趣,有空可以继续。
《雍正剑侠图》第一部,王玥波播讲,135回,听了77回,听到说也就讲了十分之一,顿时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有童林为主线,可旁支过于繁杂,一个倒笔书就好几回。故事和播讲都不如《大隋唐》。
《白马啸西风》,朗读版,简短的故事,奇怪的人物,之前读过(所有15部都读过)的印象也只是最后的:说江南的一切都是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欢。这次听完还记得了:可兰经讲了一切的道理,但没有讲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鸳鸯刀》,更短小,没听到结尾就睡着了。好像主人公是太监反贼,像林远图一样结婚养子,掩人耳目。还有一对类似段誉的兄妹恋。
《侠客行》,之前记得说石中玉坏的透彻,这次听完发现叮叮当当也心眼死的可以,不知为啥就非要跟坏蛋要好,她爷爷也只是怪癖,并不是善恶不分之辈呀。另外侠客岛上的事情还是感觉没啥逻辑。果然七上八下之说还是有道理的。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百家讲坛》系列,果然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总是透着知识和智慧。从“床前明月光”的“床”讲起,直到清末民国的家具发展变化,真是内容丰富,大开眼界。深感自己的见识浅薄,要多注重知识和修养的积累。
《射雕英雄传》,虽然83版电视剧耳熟能详,可书竟然只是高一暑假时读了一遍。再次听来颇感亲切。郭靖迂腐也就算了,蓉儿竟然也跟着放了老毒物千百次,真难为她了,而且傻小子还屡次伤了蓉儿的心。女孩儿的情怀太可畏了。
《连城诀》,属于所谓“七上”里面唯一不算经典长篇的。坏人们的心计可真是没有底线啊。到头来的大秘密竟然只是金银珠宝,可发一笑。还是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更令人尊敬和动容。
《易中天品三国》,以前读过几页书,可从来没听过这个《百家讲坛》里最有名的系列。一听之下大失所望,普通话糟糕无所谓,语速也太慢了吧。跟书上写的当然一模一样,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对于曹操,周瑜,诸葛的历史评论也只是很常识性的。只听了几集就忍受不了了。不过这也是《百家讲坛》应有的水准。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先生讲的收藏系列更加深入浅出,节奏紧凑,精彩许多。陶瓷的讲究很多,可没想到这么多。五大窑能引申出各种社会历史的演变。收藏的精髓在于通过认识古人的用品了解以前的生活,这其间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的错综复杂就更加直观和引人入胜了。
《我读经典》,又是《百家讲坛》系列,邀请曾经上过节目的嘉宾讲诸子百家。易中天的开篇仍然慢慢吞吞,内容寥寥。其他大部分人讲的主要是自我的经历,经典对他们的影响,讲的非常牵强,没有起到基本的阐明诸子学说的功效。只有孔庆东讲的《论语》还实在些,虽然孔和尚中华情节深厚,言行偏激,但总是有学问的。
《侠义英雄传》,王玥波播讲,讲述清末的诸位大侠的故事,包括大刀王五,霍元甲,很期待谭嗣同的出场,可惜90回讲完戛然而止,并不完整。
《财经郎眼》2012,2013,郎咸平的观点有一些还是不太全面的,不过对于我来说还远没到判别的阶段,至少当常识多了解一些国际贸易还是很好的,顺便还能听听对国内的各种吐槽。
《宋金刚押宝》,《康熙私访月明楼》,《三盗九龙杯》,王玥波播讲,这是一个系列,从宋金刚耍钱讲到圣婴的弟子和朋友们和康熙打交道。故事完整,讲述精彩,不过离正史太远,权当消遣。
《陆小凤传奇》,222集,听了11集,虽然是朗读版,播讲人加入了很多抑扬顿挫,听着有些奇怪。不过陆小凤,花满楼,西门吹雪的故事听起来很吸引人,有空可以拿来读读。不过看来篇幅很大。古龙的作品也只是这半年内读了一本《多情剑客无情剑》,对人性的描绘更犀利,更不留情,不像金庸还总给坏蛋一些缘由。说来惭愧,熟读金庸,可对齐名的古龙却几乎一无所知。文笔流畅,刻画尖锐,可以一读。
《倚天屠龙记》,一部令人放松的作品。赵敏高端大气上档次,令人折服。
《广泰传奇》,还是王玥波说的,自从听了《大隋唐》之后,对别人说的书都很难听下去了。听月波说,如果说的不好,那说明书不熟,或者是之前的作品,人还不熟,有情可原,所谓爱屋及乌吧。这段一般叫《张广泰回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讲的一般,有些逻辑不通的地方,也有感情不到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结尾处说跟将来的《三盗九龙杯》有关,可他说的《三盗》可并不见广泰和韩红玉呀。
《书剑恩仇录》,看来是一段王玥波,一段金庸啊,都是放松娱乐的。结尾睡着了没听到,书也只读过一遍不熟。只文泰来一个豪气英雄,大半部书却一直是俘虏。陈家洛人不差,有着张无忌一样的优柔和周芷若一般的无奈,该有多纠结。
《波斯寻宝》,王玥波、郭德纲和说。王先说一个小时,郭续讲一小时。两人关系不错,早年一起说书,而且最早郭德纲来北京也是王玥波给捧的哏。王是老实的做艺人,心宽体胖,与世无争,跟郭德纲,李菁等人都能共处。当然说书的时候总忘不了取笑这几位一下。难得的好好说书的说书人。郭德纲这一段书说的还不错,比以前我听的其他的好多了。
《晓说》,第一季听完,第二季正在跟进中。高晓松是个幸运的人,学二代,虽然自己没成为学者,但自小熏陶,与梁思成、林徽因、粟裕等家有渊源,虽比不上燕南园,也足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了。他自己说是爱读书,勤奋的人,只此一说便值吾辈学习。从中国古代的青楼、镖局、科举,说到军事武器,聊到美国当下于历史,侃到欧洲各国的奇闻异事,在讲述中对各种述说与数据信手拈来,而且有着自己的客观全面豁达的见解,多么幸福的一个人!
《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节目,目前只听了两期。徐光裕少将讲的《和平时期的军备控制》,里面说到我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明确一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指导着具体事情的态度。比如钓鱼岛的原则就是跟随升级和不开第一枪,这在国际舆论上会处于优势,虽然这不容易做到。另外对朝核问题的解读也很有见地,说美国故意放朝鲜核试验,以借此重返亚太,部署防御圈。而朝鲜精英高层也明确搞核武只是与美国建交的筹码,目标是融入世界、改革开放,那时自然放弃核武,目前只是要引起美国重视。各种政治博弈。《美国新政与中国制造》胡祖六先生讲我国制造业的困境与机遇。他指出服务也是制造业很重要的一部分,还说我国的制造业转型还是有时间的。作为高盛的合伙人,他对资本,创新,知识产权,劳动成本,内需,科技前沿,市场,人才,利润,各种洞悉透彻,令人大呼过瘾。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