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 2013

懒人听书

自从二月份搞了个二手的iphone4以来,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可以说就是听书了,当然还包括把许巍的七张专辑听了二三十遍。smart phone对于很多需求来说确实很方便,比如听书。以前也听,但往往需要下载、转存、携带,有时就懒了。而对于我这种懒人,像《懒人听书》这个app就很对口。当然也有很多类似的听书app,都差不多,可以用,而且普遍图标粗糙,界面简陋,运行不稳定。不过有这么多免费的资源已经很知足了,就不要求太多了。

粗略想了想,在夏威夷这半年还真听了不少东西。有些是临睡前,有些是来往办公室的路上,还有一部分是在飞机上。打算开始记录一点听书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不用笔了,敲敲键盘还是有意义的,不管是知识性的讲座,还是娱乐性的评书。先大简单列一下已经听过的吧:

《话说天下》,北京文艺广播每晚的历史小故事节目,听了2012年初到4月的录音,20分钟一段的小故事,基本都是不熟悉而又并不偏远的历史事件,轻松有趣,有空可以继续。

《雍正剑侠图》第一部,王玥波播讲,135回,听了77回,听到说也就讲了十分之一,顿时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有童林为主线,可旁支过于繁杂,一个倒笔书就好几回。故事和播讲都不如《大隋唐》。

《白马啸西风》,朗读版,简短的故事,奇怪的人物,之前读过(所有15部都读过)的印象也只是最后的:说江南的一切都是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欢。这次听完还记得了:可兰经讲了一切的道理,但没有讲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鸳鸯刀》,更短小,没听到结尾就睡着了。好像主人公是太监反贼,像林远图一样结婚养子,掩人耳目。还有一对类似段誉的兄妹恋。

《侠客行》,之前记得说石中玉坏的透彻,这次听完发现叮叮当当也心眼死的可以,不知为啥就非要跟坏蛋要好,她爷爷也只是怪癖,并不是善恶不分之辈呀。另外侠客岛上的事情还是感觉没啥逻辑。果然七上八下之说还是有道理的。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百家讲坛》系列,果然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总是透着知识和智慧。从“床前明月光”的“床”讲起,直到清末民国的家具发展变化,真是内容丰富,大开眼界。深感自己的见识浅薄,要多注重知识和修养的积累。

《射雕英雄传》,虽然83版电视剧耳熟能详,可书竟然只是高一暑假时读了一遍。再次听来颇感亲切。郭靖迂腐也就算了,蓉儿竟然也跟着放了老毒物千百次,真难为她了,而且傻小子还屡次伤了蓉儿的心。女孩儿的情怀太可畏了。

《连城诀》,属于所谓“七上”里面唯一不算经典长篇的。坏人们的心计可真是没有底线啊。到头来的大秘密竟然只是金银珠宝,可发一笑。还是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更令人尊敬和动容。

《易中天品三国》,以前读过几页书,可从来没听过这个《百家讲坛》里最有名的系列。一听之下大失所望,普通话糟糕无所谓,语速也太慢了吧。跟书上写的当然一模一样,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对于曹操,周瑜,诸葛的历史评论也只是很常识性的。只听了几集就忍受不了了。不过这也是《百家讲坛》应有的水准。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先生讲的收藏系列更加深入浅出,节奏紧凑,精彩许多。陶瓷的讲究很多,可没想到这么多。五大窑能引申出各种社会历史的演变。收藏的精髓在于通过认识古人的用品了解以前的生活,这其间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的错综复杂就更加直观和引人入胜了。

《我读经典》,又是《百家讲坛》系列,邀请曾经上过节目的嘉宾讲诸子百家。易中天的开篇仍然慢慢吞吞,内容寥寥。其他大部分人讲的主要是自我的经历,经典对他们的影响,讲的非常牵强,没有起到基本的阐明诸子学说的功效。只有孔庆东讲的《论语》还实在些,虽然孔和尚中华情节深厚,言行偏激,但总是有学问的。

《侠义英雄传》,王玥波播讲,讲述清末的诸位大侠的故事,包括大刀王五,霍元甲,很期待谭嗣同的出场,可惜90回讲完戛然而止,并不完整。

《财经郎眼》2012,2013,郎咸平的观点有一些还是不太全面的,不过对于我来说还远没到判别的阶段,至少当常识多了解一些国际贸易还是很好的,顺便还能听听对国内的各种吐槽。

《宋金刚押宝》,《康熙私访月明楼》,《三盗九龙杯》,王玥波播讲,这是一个系列,从宋金刚耍钱讲到圣婴的弟子和朋友们和康熙打交道。故事完整,讲述精彩,不过离正史太远,权当消遣。

《陆小凤传奇》,222集,听了11集,虽然是朗读版,播讲人加入了很多抑扬顿挫,听着有些奇怪。不过陆小凤,花满楼,西门吹雪的故事听起来很吸引人,有空可以拿来读读。不过看来篇幅很大。古龙的作品也只是这半年内读了一本《多情剑客无情剑》,对人性的描绘更犀利,更不留情,不像金庸还总给坏蛋一些缘由。说来惭愧,熟读金庸,可对齐名的古龙却几乎一无所知。文笔流畅,刻画尖锐,可以一读。

《倚天屠龙记》,一部令人放松的作品。赵敏高端大气上档次,令人折服。

《广泰传奇》,还是王玥波说的,自从听了《大隋唐》之后,对别人说的书都很难听下去了。听月波说,如果说的不好,那说明书不熟,或者是之前的作品,人还不熟,有情可原,所谓爱屋及乌吧。这段一般叫《张广泰回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讲的一般,有些逻辑不通的地方,也有感情不到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结尾处说跟将来的《三盗九龙杯》有关,可他说的《三盗》可并不见广泰和韩红玉呀。

《书剑恩仇录》,看来是一段王玥波,一段金庸啊,都是放松娱乐的。结尾睡着了没听到,书也只读过一遍不熟。只文泰来一个豪气英雄,大半部书却一直是俘虏。陈家洛人不差,有着张无忌一样的优柔和周芷若一般的无奈,该有多纠结。

《波斯寻宝》,王玥波、郭德纲和说。王先说一个小时,郭续讲一小时。两人关系不错,早年一起说书,而且最早郭德纲来北京也是王玥波给捧的哏。王是老实的做艺人,心宽体胖,与世无争,跟郭德纲,李菁等人都能共处。当然说书的时候总忘不了取笑这几位一下。难得的好好说书的说书人。郭德纲这一段书说的还不错,比以前我听的其他的好多了。

《晓说》,第一季听完,第二季正在跟进中。高晓松是个幸运的人,学二代,虽然自己没成为学者,但自小熏陶,与梁思成、林徽因、粟裕等家有渊源,虽比不上燕南园,也足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了。他自己说是爱读书,勤奋的人,只此一说便值吾辈学习。从中国古代的青楼、镖局、科举,说到军事武器,聊到美国当下于历史,侃到欧洲各国的奇闻异事,在讲述中对各种述说与数据信手拈来,而且有着自己的客观全面豁达的见解,多么幸福的一个人!

《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节目,目前只听了两期。徐光裕少将讲的《和平时期的军备控制》,里面说到我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明确一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指导着具体事情的态度。比如钓鱼岛的原则就是跟随升级和不开第一枪,这在国际舆论上会处于优势,虽然这不容易做到。另外对朝核问题的解读也很有见地,说美国故意放朝鲜核试验,以借此重返亚太,部署防御圈。而朝鲜精英高层也明确搞核武只是与美国建交的筹码,目标是融入世界、改革开放,那时自然放弃核武,目前只是要引起美国重视。各种政治博弈。《美国新政与中国制造》胡祖六先生讲我国制造业的困境与机遇。他指出服务也是制造业很重要的一部分,还说我国的制造业转型还是有时间的。作为高盛的合伙人,他对资本,创新,知识产权,劳动成本,内需,科技前沿,市场,人才,利润,各种洞悉透彻,令人大呼过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