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2, 2014

日常

感觉今天要干的事情不少,小记一下,日后回味。 

零、睡觉。这应该是占时间最多的一项。昨晚十一点半左右躺下,十二点左右睡着,今早七点四十起床。

一、上班。八点四十到公司,估计下午六点走。这应该是最不用心的一项。把上周提交的任务中失败的重新提交一下,设置检验任务,下午再做几个测试,其他的回头再说。 

二、招牌。早上顺路去银行办公证,没开门。中午再去一趟,然后拍个店面的正面照,去招牌制作店,交公证,照片,并且改一下字体。这项简单,但花功夫,需要跑出去。 

三、道具。昨晚淘宝缓慢,早上继续下订单。付款不到四千就超了上限了,需要登录招行专业版修改。试了试能转两千先到余额宝,然后尝试使用余额宝和储蓄卡同时付款(信用卡上限五百人民币,忽略不计)。发现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没这个选项。网页版有,虽然手机验证可以使用美国号码了(赞一个),但需要装插件才能输入密码。打招行电话改额度没打通。打算晚上登陆专业版搞。小繁琐的一项。晚上还要购买其他道具,花时间的一项。

四、定婚礼场地。问了之前的小公园的定金退还政策。问了另一个有小池塘的场地,等回复。看其他贵一些的场地。这是最要尽快确定的一项。接下来还要设计请帖,发邀请。 

五、开电。确认了今天或者明天通电,询问了注册账户事宜。忽略不计的一项。 

六、合同。修改开始日期,签字,扫描,发给张建筑师,下午搞。简单的一项。 

七、科研。鉴于君君同学很可能无法成行,我估计还是要去开会的。下午争取算个图出来发给老板,先联系上再说。喝了咖啡,希望头不要太疼。最难的一项。 

八、吃饭。中午时必胜客,挺好,五分钟解决。看看能带一些回去当晚饭,省事了。顺利的一项。 

九、读书。早上一般来公司会读几页《中国大历史》的。今早读了一篇大象工会的关于普通话的文章,内容翔实,尤其关于平仄、入声之类的之前不了解,当然现在也没弄明白。晚上看看能不能继续读几页《经济学原理》。 

十、行程。鉴于后天就要去拉斯维加斯玩儿了,行程没有安排。高玲同学这两天赶工作,更忙。也许要稍微看一下,比如定个直升机啥的。另外关于如何领证也要调研一下下。 

也就这么多了。看能做几项。

====传说中的分割线====

第二天的更新。

四没搞定,今天继续。七果然最难,做了一点点,远没到能画个图的阶段。九、十没做,今早读了几页《中国大历史》,讲自耕农的不稳定性。

不过也做了几件计划之外的事情。比如“写这篇博客”就没在列表里面。晚上回家拆箱组装了望远镜。说是做天文的,可一直没有过自己的哪怕是小的望远镜。记得高玲同学以前提高看月亮,搞个入门级的就够了吧。

另外还去挂了圣诞彩灯。由于我家的树离电源太远,就尝试挂在邻居家的树上先。果然高玲同学觉得不行,又去摘下来铺在门口的矮树丛上,看起来也不错。而且有遥控控制,很神奇的。

喝咖啡果然不是好决定。头疼了一天,比平时还疼。不过总体看来还是满满的一天。

Friday, October 3, 2014

工作一周年

我是去年十月一号开始在cgg上班的。“转眼”这个词又可以用上了。一年来,虽然没有认真工作,可也了解了一点信号处理的流程,认识了几个球友,拿了一些工资,用保险治牙看腰。

 当年找工作简历只投了这一家,汪申帮我推荐给王平,王平递简历的分量还是很可以的。从学术圈跳到工业界,不看工作经验和学科背景,竟然也就找到cgg这一个选择,难怪那么多名校毕业的理工科同事。而且来休斯敦可以跟高玲在一个城市,也就不找其他的了。

开始两周是培训,有点从前上课的感觉。讲的东西不系统却很直接,上午讲的恨不得下午就可以去拿来干活儿。头几天还行,后来涉及一些傅立叶变换,信号处理,就有点跟不上了。基础知识没学透啊。同时培训有十个人,其中郑怀秀,周维,朱烈荣,朱松和我渐渐中午一起吃饭,讨论一些上课讲的问题,课下还会分享新学会的东西,有点学习小组的感觉。直到今年8月郑怀秀离开去yale做博后回归学术,我们五个都是经常一起吃饭,轮流请客的。郑怀秀学术型,跟蒲宇一样喜欢读paper,理解软件背后的原理和实现的过程。周维擅长健身、户外,对石油行业的大局发展保持关注。朱烈荣地质出身,懂得最多,晚上和周末都在上班。朱松理解能力还不错,工作也认真。反正都比我业务水平高不少。

培训结束后开始逐渐干活儿,基本是照猫画虎,其实到现在也基本如此。首先是没有强烈的意愿去弄明白,其次领导讲解的也不甚透彻。其间跟过一小段另外一个领导,任务布置的就更清晰一些,做起来容易知道在做什么。现在基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工作的内容是用研发部门的同事写的程序来处理数据,增强信号,去除噪音。不需要去弄明白程序本身,只是用外部接口。由于经常需要生成大量要提交的任务,脚本语言成为必须。同事们有的用csh,大部分用perl,少数用python,都学。尤其python有所精进,用来科研画图,远胜idl,是为工作以来最大收获。

现在早上送高玲去市中心上班,然后再来相当于北京西五环外的公司,八点左右到,六点左右走。以前住在公司附近的时候,九点半到十点之间到,六点左右走。看起来时间差别很大,但其实真正认真工作的时间都是平均每天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很少加班,周末从来不理工作。上班的时候主要看看Wikipedia,累了去按摩椅睡一会儿,中午打乒乓球或者台球。现在来的早,也只是早来上二楼,洗澡,吃饭,补觉而已。近来主要处理自己公司的事宜,学习网页的设计管理。

这就是工作一年的简单写照。

Tuesday, August 26, 2014

我的2013

2013年对于我来说是很丰富的一年。这一年,终于博士毕业了,工作找的也很顺利,跟高玲同学开始交往,各种现阶段的大事。

1月,月初从太原飞回北京,高中毕业10年聚会,不过除了孟超,大家响应不很积极。跟孟超,牛牛,任,袁,泰平去滑雪。回家带爸妈去三亚玩儿,都是东北人经营,本地人贫穷落后,风景一般,该不干净的地方也是不干净。下旬到芝加哥大学参加presolar grains workshop,住学生宿舍,Dr. Clayton也住在这里,夜里看澳网,白天躲在没人的教室睡觉,冷。月底到夏威夷,从冰天雪地到夏日炎炎,先住一周旅馆,好像40多层,爬过两次,十几分钟,看海边沙排,到离开也没去打一次。

2月,月初夏雪来考试,去north shore玩儿了一次,途径波西尼亚景点,海洋文化。搬进公寓,跟Dr. Meyer同住,开始还能早起一同去学校,渐渐晚睡,中午才去。几无工作。

3月,回本土,休斯顿参加lpsc,住汪申,见高玲。比之前君君给的照片好看多了,也不胖,衣着也不保守。感觉对时政颇为了解。对事情有自己观点,善倾听,能反馈。同游嘉年华,得小海星一只。另喂羊,吃火鸡腿。会后住客厅沙发床三晚,有话聊。周末看野花,无趣。另蒲宇接送,感激,竟然不识机场去路。

4月,本应享受夏威夷美妙风光,却成为每天两点一线的混沌生活。不该。期间听懒人听书,金庸小说,评书,晓说,罗辑思维。路上听了很多遍许巍的所有歌曲。开始跑跑步,上个月跟高玲跑步心肺不给力。开始去24 hour fitness练5x5。

5月,无所事事。周末偶尔和Dr. Meyer去游玩,跟夏威夷大学的老师去爬了一次山。准备工作申请。和高玲聊天,远程不易。她父母过来玩儿,险些成行去见一面。

6月,月初回国去济南和保定参加李中达宋倩的婚礼,当伴郎,写了首完整的歌,张换人帮忙填和弦,改歌词,是很好的礼物。济南千佛山下洗脚,看法网,imessage给高玲直播全天经历。拿到cgg的offer.

7月,回Clemson办opt,住朱松,怂恿他也申cgg,后住黎子劲,周梦晗和朱静怡送机。然后去休斯顿公司on site visit,跟想象的差不多。二见高玲。心里准备不足,以为随便见一面,将来还有机会慢慢接触。她要重视很多,甚至还化了妆,后来还没再见过。没带礼物,也没请客。误解很深。不过焉知非福。她“吐槽”之前,我也有点热情减退了,因为没感到很多反馈,所以看到她的强烈批评,反而高兴,当时就感觉这是两人关系的转折点。临别夏威夷Manavi带我去了珍珠港,感受历史。

8月,月初去加拿大edmonton开metsoc,印象中是在要搬离夏威夷的公寓那天才开始准备要讲的东西的。等Salvation Army来拿家具的时候在工作,去waikiki旅馆没怎么睡在工作(还跟孟超微信视频来着),从珍珠港回来等飞机时在工作,下了飞机基本没睡,两份快餐拯救了胃,上午讲前十分钟完成keynote。这种日子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吧。(没想到11月答辩和来年1月的workshop又搞了两次。)回clemson作息不规律,论文无进展。计划的月底答辩泡汤,拖到12月毕业。还要Dr. Meyer付我工资。

9月,论文仍然无进展。搬进小师妹处,睡沙发。OPT缓慢成为推迟工作借口。逢中秋去武博化家做月饼,临时决定带几个给高玲。于是跟导师商量,先工作,后答辩。然后马上出发,中间在新奥尔良休息一晚,中秋夜抵达休斯顿,和高玲吃越南面,看月亮。可惜武博化专程托人送来的月饼被我压碎了。行李装了一整车凯迪拉克,书,衣服,小礼物,球拍,电子琴(这个其实没啥用)。当晚收拾,床垫没寄到,睡的地板,还可以。网络搞到很晚,结果第二天买个新modem就可以了,很不值得。接下来购置家具,买衣服,准备上班。

10月,开始工作。先是training,几天后就跟得有点吃力了。傅里叶没学好。跟朱松,郑怀秀,朱烈荣,周围自然形成5人学习小组,中午一起吃饭讨论课堂内容。同事多北大、科大的。开始工作也没有太多能干的。逐渐9、10点钟才去上班。抓空写论文。

11月,高玲搬进新房。月中回clemson答辩,照例熬到最后一晚,勉强填满论文,凌晨发信让高阳早上帮忙打印放在邮箱。上午去导师家里讨论早上爬起来写的幻灯片——“幸好”他头两天发烧,现在才能看,不然没有给他看的东西。答辩还顺利,论文还未很完整,没有签字,留下隐患。月底高玲生日,逢感恩节购物,夜排target买ipad mini retina,遇冯曼,脸红。又遇于干夫妇,稍缓。

12月,月中暂时分开。双方均觉感情不到位,可几乎天天一起生活,尴尬。聊天结论,时机不佳。我感觉疲累,每日奔波,不觉愉悦,压抑不自由。当晚遗憾且轻松。后玲仍同赴clemson参加毕业典礼,令我感动,不然无一亲友在旁。也知她并未完全放弃,否则同处一室,滑雪之后再次按摩,又于飞机上枕肩而睡,不能没有感觉。论文果然在deadline前收集完签字,在延长的deadline前提交成功。也算是始终如一了。圣诞期间做牙冠,上班。新年夜在朱松家看kill bill 2。

这一年去了很多地方,锻炼了一点身体,也读了一点书。

Sunday, July 13, 2014

体坛往事之世界杯

本届巴西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无论是德国青年才俊修成正果还是煤球王正式登基都不错。德军积极,一向喜爱。煤球超群,值得尊敬。尤其之前还亲见散步帝散步,希望时代的话题更传奇一些。

黄健翔有一篇博客,说他的人生是世界杯串起来的。从1978年开始,每四年伴随着他的主要人生历程。确实,每过四年,我们可能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到研究生,从娶妻到生子,从职工到老板。以世界杯为里程碑,串起一段段往事,很幸福。

记得老罗语录讲过他除了四年一次世界杯,从不看电视。作为一个主流教育只进行到小学阶段的人,具有如此见地已是不凡。虽然我自己选择不去追随老罗,而是争取自己先做些有意思的事情,还是希望他这种自命不凡又耕读不辍的人物能够更加成功。

我的世界杯应该是从模糊的94年美国世界杯开始的。当然最难忘是巴乔,淘汰赛所谓“一己之力”带领意大利进军决赛,最后点球踢向上帝,帅帅的马尾,优雅的蓝色,永远的话题。很多人喜欢一个球员或者支持一支球队都是从最初看到精彩的几场比赛开始,我也不例外。巴乔一直是我的最爱,而且觉得比我同样尊敬的小贝要帅多啦!附上大学时代贴在衣柜里面的海报。另外还记得贝贝托,进球后和队友一起做摇孩子的动作,非常欢乐。现在的巴西足球早已没有了这种油然的欢乐了。



98年法国世界杯,我已经上初中了。记得年轻的亨利躲在特雷泽盖领子后面不敢看点球,图拉姆进球后双膝在地双手向天,苏克的左脚拉球,欧文的乱战抢点,阿根廷的任意球配合,博格坎普的停球加外脚背,克鲁伊维特浪费无数机会后头球扳平,塔法雷尔只有扑点球这一个强项,巴乔比划着只偏了一个球的距离,废柴皮耶罗什么也不会。。。总觉得很遥远,因为连罗纳尔多干了啥都记不得,但稍加回忆,还是无数精彩。法国那届的后防线真是强大,决赛对巴西,明显技术比巴西好,属于完胜。

02年韩日世界杯,我已经上高中了。中国队首秀哥斯达黎加,正是下午一二节课的时间。我花了几乎一上午去找政教处主任田贵中软磨硬泡,才把三四节活动课换了上来,全校直播。记得孙继海被对方铲下去之前,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前几天看了一下录像,果然踢得不错,中场能拿球分球,边卫能插上助攻,后卫强壮有力,控球率和威胁球都占优。可惜对方对我们的进攻核心判断很准确。本届哥斯达黎加面对三个世界冠军,两个欧洲冠军,三胜两平。从这个角度来演绎,当年分组确实注定了悲剧。虽然是在亚洲比赛,可上学期间,导致没有看几场球。两节晚自习之间去食堂看十五分钟球,构成主要的回忆。连中国对土耳其的比赛都没看成,是在竞赛自习室听收音机听到比赛。不过还是记得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好球被吹,巴拉克挑传媲美小罗却缺席决赛,罗纳尔多人丛中捅射,肇俊哲杨晨中柱,小罗弄惨希曼,欧文建功于巴西之役,德国血洗沙特,巴蒂进球却难止眼泪。。。

06年德国世界杯,我已经上大学了。记得揭幕战第二天要去考GRE,熬夜看球。而且邵讳帅在北大考场正好住在我这儿,我干脆就不睡了。不过貌似曹默达也要熬夜背词,把床让给我睡了一会儿。揭幕战就非常给力,拉姆打进第一个球就很漂亮,也是他本人世界杯目前唯一进球。然后万乔普扳平,然后克劳泽“脚踢”两个,然后万乔普又搬回一个,然后弗林斯一个接横传任意球的超远外脚背,进球后还整理了一下发型。克林斯曼不断地在场边大幅挥手,让弟子们进攻,即使在领先或者被反击丢球的时候,令人佩服。本届率领美国队就没有那么好的牌在手里了,打比利时全场被动疲于奔命,直到体力耗尽。回家熬夜跟老妈一起看了伟大的左后卫,不喜大力,连袋鼠都打不过。刚刚结束时张斌连线黄健翔问缘由,黄说我们是一起长大的一代,不会忘记新西兰用野蛮的踢球方式断送了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旅,如今澳大利亚用同样的野蛮要淘汰意大利,作为80年代最早引入意甲以来的球迷,是不能完全没有倾向性的。这段采访后来肯定没有再播出过。感觉话还是真实的情感,不负职业责任的性情中人。不过正是这种不寻常的话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杯。就像苏牙,进球虽然经常但很快就会被忘记,可咬人包括上届的拦网总会成为谈资而流传百世。

10年南非世界杯,我已经在美国读博士了。大多数比赛是在电脑上看的西班牙语Univision。重要的比赛去朱松家看高清espn。瑞士上来就稳守反击克了西班牙。可板鸭坚持控球反抢一路夺冠,打法勇敢,值得尊敬。德国打法依然积极,赏心悦目。荷兰球星当打,可惜罗本决赛单刀不进,时也命也。

本届14年巴西世界杯,我已经在休斯顿工作了。而且有假有钱还去巴西看了两场球。说来下届没准儿也去凑凑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