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9, 2012

体坛往事之乒乓球(2)王涛

wiki说中国据统计大约有10万个王涛。光踢球的有名的就俩。更著名的应该是这位打乒乓球的。当然年轻的朋友们可能不熟悉了,但至少会更不熟悉那两个踢球的。怎么说这位乒乓名将十年前就是少将了。肯定是位低调的少将,算起来是35岁升的,也是很年轻的吧。我们熟知的少将是多大来着?记得创了什么记录是吧。
  王涛是左手横拍,近台快攻结合弧旋打法(我的理解),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很有特点的是近台弧旋,因为大多横拍弧旋选手都是到中台,欧洲很多到中远台的。记得是说他小时候在家里练球,房间小,没法退,于是练就了绝世奇功。正手没有空间向后甩臂,所以更多的是由下往上拉球,非常转,速度并不特别快。反手生胶的近台快拨也是一绝,自己不太吃转,弹出去又快又长,还是左手,经常打的右手选手拍长莫及。另外他也相对很少侧身,估计房间不仅短也很窄。另一个绝活儿是偶尔退到中台,能用反手平着削一板,往往能出其不意的遏制对手的连续进攻,而转守为攻。他一向胖乎乎的,重心很稳,不怎么大范围跑动(比如马琳,金泽洙)。他发球很快,给人自信果断的感觉。
  成绩上,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吕林的双打金牌应该是最高的。小时候可能看直播着,有一点印象,对手是“大傻个儿”和“小矮个儿”(我家的称呼,大傻个儿叫罗斯科普夫,后来翻译成罗斯科夫,曾经在某年的年终总决赛上连克中国大将问鼎)。在世锦赛上,他和刘伟的混合双打在41到43届拿了三连冠,获得了混双奖杯的复制品,永久保留。这在乒乓界是至高的荣誉了。以前的不清楚,近年来也只有王楠的女单和王楠,张怡宁的女双做到了。强大如邓亚萍也没有一座复制的奖杯在家里。如果算上和李菊配合的两届,王楠连续五次赢得世锦赛的女双冠军,注定是丰碑一样的成就了。虽然说中国近年来垄断,但在队内的竞争更为残酷,自己的身体和意志都需要异常强大。从任何角度说,王楠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欣赏的运动员。扯远了,话说刘伟当年和乔云萍的女双也是得过世锦赛冠军的,虽然后来只能屡次面对邓亚萍,乔红的超级组合。刘伟后来在北大法院读了4年书,却留校当了方正乒乓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和总教练。我在一体看过一场球,还是见识过她的气质的。还跟孙晋要签名来着。扯的更远了这回。还说王涛,他和吕林的双打组合也是称霸多年,96年奥运会输给了刘国梁,孔令辉的年轻组合,结束了一个时代。吕林是右手直板中远台弧旋,跟金泽洙差不多,方拍。那时经常双打是左右手配合,不像现在就是两个单打老大搞在一起就能夺冠。吕林负责指挥,就是发球前把手放到球台下面伸个指头啥的,退役后很快就成为了不错的教练。长相也很帅的的说。这个扯的还算相关吧。
  单打方面,可以说不太走运。王涛在当时算是数一数二的顶尖选手,亚特兰大奥运的时候在决赛输给了之前一直不怎么输的刘国梁。心态是个很微妙的东西,不光在体育比赛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人们。队内的比赛是没有场边教练的。当时蔡振华在解说中讲到,如果赛前给王涛稍微说一下,他就肯定能赢,但是不能说。我印象中蔡振华执掌中国队后没有出现过当年何智丽被迫让球的事情,当然也更后来大家都很强悍有关,上谁都行。
  另一个重要的亚军是转年的cctv杯乒乓球擂台赛,之前说过,当年那个比赛是相当火热的,周六下午有很多的家庭都会收看。历时一年,走到了决赛,可是输给了丁松。丁松应该对自己的运动生涯很满足了。先是在天津世锦赛作为秘密武器赢得了关键的一战,然后又在千家万户前当上总擂主。一年后当孔令辉成为攻擂手向他挑战的时候,他的拍子都扔掉一段时间了。好像又捡了回来,胶皮都快烂了。赛前采访,他说“跟孔令辉没得打”,印象挺深的。果然轻松告负。而此时的王涛已经退役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