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7, 2012

体坛往事之刘翔

在万众瞩目之下,刘翔还是没能逃过伤病的捉弄。其实如果不是奥运会的特殊性,按刘翔的运动成绩是不会受到这么多的质疑甚至谩骂的。就在两个月以内,先是在上海跑进13秒,又在尤金超风速平世界纪录,都是在与美国三强的直接对话中取胜。技术和实力是在那里的。可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伤病总是越积越重,而且不时爆发,很难预料。其实刘翔的整个职业生涯还是很连续的。借用网上的一个统计:2001年5月6日-2012年6月2日共获得62个冠军,2001年4个,2002年5个,2003年1个,2004年9个,2005年13个,2006年8个,2007年9个,2008年3个,2009年3个,2010年1个,2011年2个,2012年4个。加上唯一的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同时集于一身的大满贯,他在110米栏的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不巧的是在两次奥运期间受伤,不得不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恶意的猜测。很难想象如果雅典的时候他也受伤,然后也在洛桑创造世界纪录,今日国内媒体会是一个什么态度。是更多的关注和压力?还是捧为无冕之王,像布勃卡一样。一个中国运动员,有时真不容易,不出成绩生存都成为问题;出了名又要面对组织、领导、媒体、赞助商和广大群众的各种压力。游泳选手要面对服药历史,体操选手要面对动作的难度修改,各种裁判打分的比赛感觉都要受到影响。

还是再回忆一下往事吧。现在很多媒体描述刘翔是04年雅典横空出世,其实03年的巴黎世锦赛的铜牌就已经为中国男子田径创造历史了,也奠定了有实力竞争奥运金牌的地位。更早的02年世青赛上,19岁的他创造的13.12秒的记录应该还没有被改写吧。我看03年世锦赛的时候,就已经相当激动了,惊讶于黄种人还能在短跑项目上与黑人竞争。04年雅典的时候,刘翔已经是夺冠大热了,不过可能也仅限于我这种关注体育的人群中。当时在大兴(或者是延庆,总分不清)军训,每天夜里偷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刘翔比赛那晚,整个班也没人有反应,都在呼呼大睡,我听到激动处也不能喊出来,能体会那种感受么?貌似只有隔壁班的孟奂同学每天早上也通报结果。苏萌那个时候还没被我培养出来,不然应该会上我床一起听吧。想起军训听奥运,还是挺辛苦的。尤其前几天,每天累的跟孙子似的,浑身酸痛,还因为被抓去当了“副班长”每晚还要去开会,然后回来听比赛。

刚才冯树勇在发布会上说,刘翔04年之前脚上就有伤,也是每次赛后都要治疗的。杨建说的雅典的青春无敌也不尽然呀。一周要进行6天的治疗性训练,还坚持到了伦敦,是多么令人尊敬的毅力呀。那些抓住他做广告不放就动动嘴皮开骂的人,你们想想,你们有资格么?

还是希望刘翔能保持他刚来伦敦时的心态,“我已经是奥运冠军了”,“能来奥运会享受比赛就已经很幸福了”。也许他对跨栏运动的热爱还能让他坚持一段,谁知道明年的世锦赛刘翔会不会再站到跑道上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