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目前为止场外的热点话题除了叶诗文的惊人成绩,就要数羽毛球女双消极比赛被取消资格了。其实两件事情都挺清楚的我觉得。小叶被质疑没办法,是为中国游泳队以前的劣迹买单。当年广岛亚运会7名运动员被查出禁药,光金牌就被剥夺12块之多。五朵金花在我们的媒体口中还是荣耀的象征,可是在国际泳坛几乎是公认的嗑药军团。那个年代我们的体育界就像刚刚开放的市场一样,各种西方黑暗的东西不断涌入,处于转型期的“计划体育”自然抵抗力不强。国际先进的“技术”加上为国争光的动力,很正常的服药成为普遍的现象。但那时别的国家的运动员也是要服药的。现在西方媒体咬住不放的是,他们都是个人行为,我们是国家行为。这种看法不是抗议几下,去nature留些评论就能改变的。现在尿样保存8年,我们再经过几个干净的8年,这种质疑自然销声匿迹。但现在我们只能接受现实,做好自己。有几个吐槽,挺有意思。说中国政府现在最要面子,金牌显然不如面子重要。而且要是有这种神药,足球为啥还是不行呢?我觉得国外记者过于高估我国的科研能力了。不过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确实有时很吓人的。
对于羽毛球让球的事情,我想也是很清楚的。国际羽联改赛制应该也是为了减少冷门,保持高手对决,也许就是为了防止类似04年头号种子林丹首轮被淘汰的悲剧重演。但是新生事物总是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国的另一对女双选手意外输球导致一系列的变化。我估计中国和韩国的教练一下子都很抓瞎,肯定来不及向代表团报告,甚至也不一定征得了总教练的意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是双方都不敢发,更可惜的是明显双方都没有相关的训练,经验和心理准备。看来要有空都拉去拉影集训几天还是有战略意义的。大家都说的很多了,像足球小组赛最后一轮上替补,英国自行车主动撞车,甚至羽毛球团体赛历史上也有故意输球的被称赞的先例。所谓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解读起来应该是永争第一吧。所以这次的事情,主要是8位运动员为羽联官员买单。教练是无辜的,但更应该承担责任。没有指示哪个运动员敢故意输球呢?和上面说的全体服药的年代一样,运动员总是受害者。所以还是抓紧欣赏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运动员的表演吧。
李永波不是很讨人喜欢,太政治化了,为了搞成3个参赛名额,计划近两年,各种退赛,结果还是没能起到围剿李宗伟的作用,决赛还是要靠炒鸡蛋单挑。当然作为教练无可厚非,而且在李的带领下,十几年来我国的专业羽球彻底复兴。记得小时候最早看羽球就只有男双能达到世界水平,而那对男双正是李永波和田秉义。当时的策略就是以双打带动单打,也造就了后来无敌多年的女双组合葛菲、顾俊。葛菲个子高,反应快,在网前抢网;顾俊脚步灵活,力量足,个子不高可杀球威力十足。当年真是鹤立鸡群的地位。
单打方面,男子有董炯,孙俊是我赶上最早的。96年董炯在亚特兰大决赛对丹麦的拉尔森,先胜一局,第二局又是领先,可惜被逆转。那时候还是男单15分,发球得分制。而且很奇特的规则是,如果先到14分的被追平,需要选择是再打一分,或者再打三分,也即是不用领先两分获胜,15或17分就能赢。结果董炯选了再打三分,结果先到15,后到17.颁奖的时候哭的跟泪人似的。孙俊在普通比赛中还能赢叶诚万,可打算貌似成绩一般。后来有夏煊泽,现在林丹比赛的时候在场边做教练。还有2000年在悉尼赢了印尼老将叶诚万,“捡”了个金牌的吉新鹏。他平时成绩一直不如夏煊泽,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大腿力量不够,可奥运的时候发挥不错,获得了唯一一个大赛冠军。然后就是印尼的陶菲克的时代了。皮特盖得,林丹,李宗伟,一个时代的标志。尤其林丹,几乎被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羽球选手。而作为羽球大国马来西亚,竟然从未得过男单的世界冠军。不知李宗伟这次能不能圆梦。p.s.下图为林丹八进四打日本的佐佐木翔的时候,一个奋力救球之后,对方又打了一个打网运气球,结果大爆发了国骂。
女单方面,印尼的王莲香一直是中国女队的噩梦,韩国好像也有一个牛人存在。后来我们可爱的龚智超2000年在悉尼问鼎,像邓亚萍一样,小小的个子,不屈的精神。她几乎没有扣杀,凭着快速的步法,细腻的手感消耗掉所有对手,绝对是值得尊敬的运动员。后来张宁在雅典大器晚成,有竟然在北京高龄卫冕,可以想象对这项运动是怎样的热爱。
对于我来讲,羽毛球是最累的运动,短时间内要急停急起,还要不停运用腰腹和胳膊的力量。如果赶上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一个回合就会累的够呛。我想应该不如拳击剧烈,但那些整天打半场篮球的绝对没有资格看不起羽毛球的运动强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