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很不情愿,但还是总被拿来跟罗杰-费德勒比较。没办法,年龄、出道时间都很接近,都是很年轻就夺得大满贯冠军,名字的发音、节奏也很一致(Andy Roddick vs. Roger Federer),很自然被人们期待为新一代对手。谁知命运弄人,罗迪克整个职业生涯都被费德勒压着。安迪在2003年美网夺冠后打进过四次大满贯决赛,都输给了罗杰。安迪在03年底登上第一宝座,04年初就被罗杰夺走,然后把持多年。他也是费德勒“十连败俱乐部”里最著名的选手。就在前几天安迪宣布本届美国结束后退役的发布会上,还有记者问他在桑普拉斯、阿加西之后,费德勒之前巅峰过一阵有什么感受。要是不想开点儿,得多郁闷啊。09年的温网决赛是罗迪克最接近胜利的一次和费德勒的大满贯对决。当时我在西雅图上一个暑期学校,大早上没起来。最后还是长盘输掉了。
罗迪克最有名的是发球,他保持着每小时将近250千米的记录。不像大部分人发球时拍子向后“背”然后甩起来击球,罗迪克是把拍子收在胸前,然后直着向上发力,蜷缩的身体瞬间弹开,球就像炮弹一样轰出去了。而且准备时间很短,发球动作很快,我看过的只有桑普拉斯也是这种风格。可以参考这个经典的场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x5iCp57jPw
不管怎么说,罗迪克也曾是网坛的王者。自他之后近10年,也只有区区三个人登上过第一的宝座。他在费德勒的强势下坚持这么多年,而且后期还在寻求技术上的改进,很是难能可贵。虽然和费德勒的成就相比还远赶不上小说里写的瑜亮之争,总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同一代网球选手。等休伊特、费雷罗们都退役了,看看我们的费德勒还能不能继续潇洒几年。
另外再吐个槽,wikipeida的更新相当给力。我刚看完直播,wiki一下andy roddick,就写上了"Following a fourth round defeat to Juan Martin del Potro, Roddick retired from the sport with the aim of focusing on his foundation in future years." 另外,08年刘翔刚走出场地,wiki上也马上就说了这是一个shock的事件。看来wiki团队极其强大呀,第一时间更新中立性的描述文字,比大多新闻媒体厉害多了。
不管怎么说,罗迪克也曾是网坛的王者。自他之后近10年,也只有区区三个人登上过第一的宝座。他在费德勒的强势下坚持这么多年,而且后期还在寻求技术上的改进,很是难能可贵。虽然和费德勒的成就相比还远赶不上小说里写的瑜亮之争,总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同一代网球选手。等休伊特、费雷罗们都退役了,看看我们的费德勒还能不能继续潇洒几年。
另外再吐个槽,wikipeida的更新相当给力。我刚看完直播,wiki一下andy roddick,就写上了"Following a fourth round defeat to Juan Martin del Potro, Roddick retired from the sport with the aim of focusing on his foundation in future years." 另外,08年刘翔刚走出场地,wiki上也马上就说了这是一个shock的事件。看来wiki团队极其强大呀,第一时间更新中立性的描述文字,比大多新闻媒体厉害多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