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熬到三点,有幸观赏了古力与李世石在三星杯小组赛上奉献的四劫循环的名局。听说一小时后重赛的快棋也是跌宕起伏,不过当时实在熬不住了。
对围棋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wiki一下下,英文叫Go,很简单暴力的名字。wiki上写了两条规则,1. 没“气”的子要被提掉。2. 不能重复下之前的位置。其实第二条不准确,我理解是不能重下刚被提掉的位置,如果刚被提掉的是一个棋子的话,也就是“打劫”的规则。这个跟范伟的那种打劫有一点联系,比如有时候是被动时利用规则冒险强行寻求霸占对方的财产。更多的是两个人抢山头,你来我往,不过不允许不停歇的抢(不然永无止境):每当被对方抢占之后,要先去别的地方干点坏事儿,再回来抢。这里的坏事儿很重要,要比这个山头更值钱,不然对方就会不理会你的坏事儿,而直接在山头上建筑碉堡,你就再也抢不回来了。这种对方非理不可的坏事儿叫做“劫材”,打劫的材料,是很重要的概念。不过往往有些山头相对不是很重要,很多都是摆个战场的样子然后就没人管了,经常要到整个战争快打完了才被随便收割一下。当然如果场面很接近的话,最后的一点小山头也会影响正常战争的胜负(注)。
一般的打劫都是单劫,那谁的劫材多谁就赢。有的时候一劫未平一劫又起,形成多劫,但一般劫和劫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个别时候几个劫连在一起,就要复杂的多了。而如果这几个山头很重要,甚至直接影响一大片部队的存亡,那就要进行剧烈的争夺了。古力和李世石下出来的这盘棋,就是四个山头纠结在一起,连着两大片部队,只有将山头站稳,才能把对方围死而全歼。于是四个山头互为“坏事儿”,也就是四个劫互为劫材,两人都不能妥协,弈成和棋(如图)。你能找到四个山头和两片部队么?
这是在正式的世界大赛中首次出现和棋,发生在古力和李世石这对当世双雄身上也是很合适的。两个人是21世纪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棋手,年龄相仿,风格都是力战型。如果是普通的棋手,不会如此冒险,开始不会早早“扭断”作战,后来白棋也会跳出,而不是在左上“消劫”右边“治孤”。两个人之前28场战成14平,第29场又是罕见的和棋,真可谓棋逢对手。另外一对“将与良才”常昊和李昌镐也曾弈出四劫循环,在05年的一场邀请赛上。当时李昌镐是可以解劫的,因为是邀请赛,也是快棋没有时间多想,并不像本局这么激烈。再之前俞斌和邱峻在名人赛上也曾有过。其实和棋不一定要四劫循环,猜一猜?对,三劫循环也够用了,可以自己算算。
除了循环平局,还有一种模仿棋也很有意思。记录中最早是吴清源在15岁的时候在日本尝试的(如图)。所谓模仿棋,就是模仿对方下棋。一般是黑棋先在棋盘正中(叫做“天元”)下一个子,然后根据白起所下进行中心对称。是不是想着很有意思?后来有多次这种模仿棋。往往不能模仿到底,一个是黑棋要贴目,如果完全对称黑棋是输的。还有就是下到天元附近的话就不对称了,会有攻杀的区别。一般是黑棋觉得白棋有一招不是很好的时候进行变招。对两个人压力都还挺大的。不过要是业余棋手这样下能只输给老大们几目也是很不错的。
说起业余战职业,国际象棋历史上也有一个有意思的模仿棋的估计。是一个1v2的比赛,世界冠军对两个业余棋手,一黑一白。怎么样,大约想到了没?对的,让冠军先下白棋,然后业余白照着下。冠军下黑棋,业余黑再照着下。相当于冠军自己跟自己下。这是小时候看的一本书《后的陷阱》里写的故事。猜猜结局是怎么样的?我记得冠军最后还是赢了。但忘了咋赢的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猜一猜。我觉得可能跟正式的计时规则有关。
中国象棋里面也有很多奇妙的棋局,可惜基本都不记得了。只是知道世界真奇妙就可以了。
(注)我把五子棋看成是一场战斗,短兵相接。象棋像战役,有指挥有调度。而围棋更像一场战争,需要有很好的战略眼光,也要有足够的局部对抗能力。只有围棋,经常能够在输掉一场战斗之后还能稳住局势,从头再来,反败为胜。战略在围棋里面体现在对“势”的感觉和理解,所以电脑的围棋水平比职业棋手还相差很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