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些文化人儿(比如叶金洲同学)分享的文章,遇到几个成语,是之前一知半解的。查了查,写下来加强一下记忆。
空穴来风,是说因为有空穴,所以能来风,比喻事出有因,跟“无风不起浪”感觉有点像。准确的解释是,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虚而入。可大部分人都当“消息毫无根据”来用,意思几乎相反,是不对的。而且弄得正确的用法反而显得别扭。于是明白的人不得不少用、弃用;不理解的人以讹传讹。挺好的一个词就这么糟蹋了。
差强人意,原指很能振奋人心,现在是说勉强能使人满意,更像是字面直译。其实“差”本来是“甚”的意思,强(读三声)是振奋的意思,只是现代用法变化颇大,以前的成语仍然按字面来,意思有时就相去甚远了。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源自一个养猴子的故事。说老人喂猴子,早上喂三颗橡实,晚上喂四颗,猴子都不干;然后改成早上喂四颗,晚上喂三颗,猴子们就满意了。原意就是说耍猴子。我觉得寓意可能是说总量一定,分配的方式有变化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但后来有人跟“朝秦暮楚”弄混了,就当成一个意思用到现在。
其实成语本身就是用紧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意思,如果大家都能接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即使意思和用法上有所变化。但是多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来源,不仅能避免滥用出丑,还能给人讲出“有文化”的典故,倍儿有面子,还是值得去做的。
谁知道“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