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运开幕前,cctv5放了一段时间介绍解说的小宣传片,每个解说出来说一下自己负责哪个项目。形式不错,清晰而亲切,好多不认识的孩子,貌似水平都不错。对于观看体育节目无数的我来说,解说是很重要的。王佳影初中的时候说,她喜欢看球时把声音关掉,自己解说。我没那种兴致,只有宁辛在解说网球时极其烦人的时候,我才会舍弃现场的声音。
我没赶上在收音机里听宋世雄解说女排的年代,在电视上还是看过很多这位中国体育解说界老前辈的节目的。之后的张斌、黄健翔等新生代的解说风格使得宋老师一度被批评的很严重。其实我听着还是很亲切的,除了他习惯性的把场上的局面一点一滴都描绘出来有时稍显多余。模仿宋世雄的孙正平、韩乔生的境界就差太多了,同样缺乏文化底蕴,孙正平少了亲切,韩乔生不够诚恳,只是嗓音风格相似而已。就像姜昆学马季一样。
孙正平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规中矩,不会有亮点,也不会有失误。就像黎明演电影,永远是痴呆状的本色演出。于是孙有幸解说了多次的奥运会开幕式,并且因此自估地位崇高。他也许不是个坏人,但至少是个迂腐的人。黄健翔做非正式代言,孙打报告,黄愤而出走。能作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甚至非常招人恨的行为,如果不是孙根正苗红、“嫉恶如仇”,就是脑子天生缺根弦儿。很搞笑的一个事情是,他在博客上自述有资格解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各种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小学生式文字,然后很有自知之明的关闭了评论功能。然后大家只好到各大论坛谩骂了。
韩乔生出名于“语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诸如“三十公里外一脚远射”,“门将把球回传给守门员”,“主教练把裁判发出场外”之类的笑话。其实口误不可怕,如果反应过来的话,更正一下,对观众说个“对不起”,像刘建宏一样就不错。即使没意识到,经人提醒将来多注意和训练一下,应该对专业人员也不难。韩大嘴不妥的地方在于,他不承认部分口误(尤其是早年缺乏录像的时候),对于确凿的也认为是一种风格,并不严重。大约十年前有个节目叫“体育沙龙”,不知谁还有印象,其中一期邀请了很多记录“韩乔生语录”的观众与韩本人当场对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竟然对那个著名的夏普兄弟(见附1)矢口否认。这都不是最严重的,我一直想强调的是,口误还算能力问题,知错不改、信口开河、明不知故瞎说的行为是属于职业道德的严重问题。例子见附2,我和我妈看的直播。
张斌和沙桐解说了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我觉得还是有文化的。可后来张斌的《奥运风云会》引起的很多观众的广泛谩骂。我稍微看了一些,觉得还正常。除了姚明、刘翔、李娜等见过世面、智商本来也高的大腕儿,一般的运动员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还是有待提高。这当然是一个长远的全民运动的问题。张斌和黄健翔是《足球之夜》最早的主持人,那时张还解说足球比赛,水平跟黄一个段的。后来的主力刘建宏那时只是“专职甲B”的毛头小子。段暄神马的还不知道在哪儿上小学呢。张斌知识全面,组织、规划能力不错,逐渐更多的从事管理安排的工作,类似岑传理,可一直得到我家的喜爱。年轻的朋友知道张斌可能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前的胡紫薇闹事。这种女人,早该甩掉。之后张被压制了半年才出来做些幕前节目。直到现在还是会有种尴尬的潜感觉,不如以前潇洒了。所以一定要找对另一半。
黄健翔的“意大利万岁”,我和我妈看的直播,凌晨3、4点吧,我爸睡得死沉。当时我跟我妈就一下困意全无,大感差异。比赛刚结束的时候,张斌在节目中连线黄健翔,得到的解释是,“张斌,我们年龄相仿,都是一代人,最早看的是意甲,对意大利足球有感情,4年前意大利倒在韩国对脚下,这次不能再输给希丁克的队伍,而且你不记得当年我们被新西兰淘汰的时候,他们的打法跟这支澳大利亚一样野蛮么?我也是人,是有感情的。”所以我没有什么认同感。自从我最爱的巴乔被国家队抛弃后,越发不喜欢这支球队。说实话当年那场球澳大利亚优势很大,打法很实用,体力充沛,机会不少。意大利没有中场(托蒂那种糙脚就别算了吧),全场没啥机会,严重犯规被罚下一人,体力不支,要不是格罗索在90分钟被马尔蒂尼灵魂附体,加时赛肯定没有希望。
黄健翔是个好解说,估计这一点很少人会反驳。现在夸韩大嘴解说游泳真情流露、亲切自然的朋友,大半没听过当年黄的游泳解说。黄的解说就像听到张学友或是蔡琴的嗓音一样,欲罢不能。其实少壮派的杨建,杨毅,洪钢拉过来都会比韩大嘴好听许多,估计ccav还是辈分分明吧,或者韩的人缘不错,没人想打击他。孙正平是个无产阶级好战士或者伪君子,韩乔生则是身边的好朋友。黄健翔在离开av前困难的时候,韩是坚定的站在保护兄弟的立场上的。
于嘉,苏群,徐济成,杨毅,都是好的篮球解说,有知识,说话中肯,可惜我不怎么关注篮球比赛了。其实我们的解说水平是世界一流的。espn的解说近年来我也看了不少,基本都是孙正平的流派,主要就介绍场上情况,不像我们能扯扯场内场外。这跟中文的表达效率有关我觉得。魔兽解说也是,基本就是说谁在干啥,哪个英雄怎么样了,很少有能像老杨,bbc,小y那样又有内容,又轻松搞笑的。最近的nbc转播的奥运会也没啥亮点,唯一的特色是电视不直播,等到晚上黄金时间录播,还好是直播时的解说。韩国解说就是各种思密达,西班牙语解说就是各种goooooooooooooooal。还是好的中文解说好听,像蔡猛的乒乓球,杨建的田径,洪钢的排球,已逝的黄健翔的游泳。
附1:夏普兄弟的故事。
“9号球员是夏普,把球传给了10号,10号球员也叫夏普。我们知道在足球场上经常有亲兄弟同场竞技,比如丹麦的劳德卢普弟兄。。等一下,10号又把球传给了11号球员,他也叫夏普。这种三兄弟同队的场景就很少见了。”然后我们的韩大嘴发现12号也叫夏普,就半天无语了。不知道这个故事的朋友想不想猜猜是肿么回事?嗯,胸前的sharp广告。看来以为自己认识英文是个潜在的危险呀。
附2:韩乔生解说网球
应该是宁辛临时有事,没人解说网球了。早年间还是人才匮乏的,于是我们的韩大嘴当仁不让,有风险我来上。怎么说也在体育频道10多年了,没打过网球还没看过么?果然没看过,一点儿规则也不知道。一上来比分是15:0。韩:“对不起,观众朋友,我们的字幕员同志打错比分了,现在应该是1:0”。然后30:0。韩:“对不起,观众朋友,我们的字幕员同志还没有改过来,现在应该是2:0”。嗯,他还是能看出来谁得分的。然后30:15。韩:“。。。”1分钟后,韩:“现在比分40:30”。还好他没说应该是45:30。然后他觉得弄清名堂了,不就是15一分嘛,唬我?然后悲剧的来到了抢七。1:0. 韩:“对不起观众朋友,我们的字幕员同志又(注意是又)打错比分了,现在应该是15:0”。然后2:0,2:1。。。韩:“现在比分3:2”。我估计他纳闷的不行了,肯定在心里咒骂着,丫谁定的这么坑爹的分儿。如果他知道45念着念着变成40的历史,是不是会更混乱?不过令人钦佩的是,他很自然的把比赛说完了,一点不适的反应也没有,给力!这个事情反应了两点,一个是韩乔生同志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还有就是缺乏职业素养的信口开河、推卸责任的恶习。后一点在他每周日解说的拳击节目中也有着很好的体现。
图1:2006年7月被汪申拉去参加的一个活动,是黄健翔的外甥组织的,黄健翔出席并邀请了好友韩乔生。来自耶鲁、哈佛、mit的一些留学生搞了一个叫做faceren的社交网站,希望跟清华、北大的学生 建立交流。当然现在知道是模仿facebook的,跟xiaonei是一个年代的产物,定位有问题,没有成功。后来改名为faceben。几年前还登陆过,还有我在山顶的照片做头像呢。刚才试试,已经不存在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